當前位置:生物質鍋爐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生物質發電總體成本遠高于常規燃煤發電成本原因分析
發布時間:2023-01-12 08:42:18 新聞來源:http://www.wilderness-ventures.com 點擊數:
導讀:秸稈直燃鍋爐供熱發電項目對于桔稈的需求相當大,一般25MW秸稈直燃供熱發電項目年需要秸稈l6萬t左右。因此,發展秸稈直燃供熱發電項目的地區,必須是糧棉等農作物的主產區和種植
秸稈直燃鍋爐供熱發電項目對于桔稈的需求相當大,一般25MW秸稈直燃供熱發電項目年需要秸稈l6萬t左右。因此,發展秸稈直燃供熱發電項目的地區,必須是糧棉等農作物的主產區和種植相對集中的地區,以保證有足夠的秸稈資源供應。目前國內供熱發電秸稈鍋爐基本在75—130t/h,不能增大容量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運輸半徑的制約。同時,秸稈到廠價格直接決定了應用的長期性和經濟性。目前,我國秸稈固體成型的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并已實行商業化。因此秸稈燃料的運輸半徑最大可達到100km以內。
根據國外生物質發電廠運行統計及我國權威部門測算,生物質發電總體成本遠高于常規燃煤發電成本,約為煤電的1.5倍。成本高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初投資高,生物發電單位投資約10000元/kw,而常規火電機組,一般都在6000~7000元/kW。
二是機組熱效率低于常規火電機組,國內可建的生物質發電機組容量較小,參數較低,因此熱效率低。
三是燃料成本較高,秸稈燃料的熱值小,比重低,導致燃料收集運輸成本較高,這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西北某地秸稈鍋爐驅動超臨界1000MW機組項目運行后得出只有標煤單價與秸稈單價比大于2.6時才能保證秸稈鍋爐的運行經濟性,(如標煤600元/t,電廠買人秸稈價格不能超過320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