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物質鍋爐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廣西發展生物質直燃發電的保障措施與建議
近年來,廣西區生物質直燃發電取得了一定發展,對促進農村發展、實現節能減排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部分項目建設企業缺乏管理經驗,目前還面臨燃料供應不足、價格上漲壓力大、發電成本難以控制等問題,影響了生物質直燃發電的推廣。
1、落實生物質資源條件和保障措施
項目投資企業必須把落實生物質資源作為生物質電站建設的前提條件。項目前期應開展詳細的資源分析評價,全面掌握各類生物質資源的分布和特點,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生物質資源收集、運輸、儲存體系,明確生物質資源收集、運輸、儲存等的技術要求和管理制度,確保生物質資源的安全可靠供應。
2、嚴格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的核準管理,為促進生物質直燃發電的健康發展,政府必須加強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的核準管理工作,制定嚴格的項目核準條件,防止盲目建設,對未納入《廣西2010—2015年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規劃》、未落實生物質資源的項目,不予核準。
3、加強組織引導。有序推進項目在國家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背景下,政府應加強規范指導,切實落實國家規定的價格、稅收、強制市場配額和并網方面的鼓勵政策,引導商業性機構加大對項目建設方的信貸支持力度,并鼓勵大型國有企業、省級能源投資企業和實力型民營企業等多元投資主體參與廣西生物質發電項目的開發。建立起由發改委相關部門為責任主體,農、林業、水利、環保、交通等部門參與的協調推進機制,并將目標和責任分解到各地市(縣)相關部門,建立完善的目標考核機制。
4、建立健全燃料供應體系針對廣西區農林生物質燃料分布分散的特點,通過推進分散建設(由燃料代購企業獨資或合資建設)生物質燃料常年收購站的方式,使之成為電廠燃料收、儲、預處理的中心。燃料常年收購站采用以電廠為中心,多點布局的方式,設在生物質燃料資源豐富的集中區域,其收集半徑一般以5km以內為宜,電廠可充分利用其空閑地,貯存及征收燃料,實現秸稈資源從田間到收儲點再到收購站有效暢通的生產物流體系,為電廠提供穩定的燃料供應。收購站可設收集及預處理等機械設備,實現機械化作業和規?;a。
發展生物質直燃發電
5、加強政策扶持及建立獎勵機制保證燃料的供應量的穩定需要從政府和企業兩方面努力。項目所在地政府可制定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的政策,并將禁燒工作的完成情況作為村鎮干部的考核內容。禁燒政策的有效執行一方面可以解決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生物質燃料資源的浪費,為電廠收購生物質燃料提供保證。在燃料收集區域內對使用農林生物質燃料為原料的其它企業,進行合理規劃和嚴格審批,避免出現爭搶燃料的情況,確保燃料供應的穩定。企業自身可以通過在政府部門的協助下對生物質直燃發電的意義進行大力宣傳,同時提供一部分資金對完成禁燒任務好,積極協助農作物秸稈收集工作的村鎮和個人進行獎勵,提高廣大農戶的環保意識,引導和鼓勵農戶自覺地將農作物秸稈出售給電廠作為燃料,真正做到電廠、農戶和社會三方獲益。
6、切實有效地控制燃料價格
燃料的價格是影響燃料穩定供應的主要因數。為切實有效地控制燃料價格,企業可采取以下3個方面的措施:從技術手段上,對于電廠的燃燒設備、燃料處理和輸送設備應能夠適應多種燃料。如果出現某種燃料價格異常上漲的情況,可以及時的用其它燃料替代,保證燃料價格處于合理水平。當由于季節變換或其它人為因素造成燃料價格異常上漲時,可通過適當擴大燃料的收集半徑,從收購區域外的縣市適量收購燃料進行補充。充分利用常年收購站及廠內燃料棚。在主要燃料供應充足的季節,可以以較低的價格大量收購秸稈,存儲在常年收購站及廠內燃料棚內。在農忙季節勞動力短缺、季節性燃料供應斷檔期燃料收購量減少時,通過調用儲備燃料滿足電廠運行的需要,同時緩解燃料價格上漲的壓力。
發展和建設生物質直燃鍋爐發電項目符合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規劃和廣西能源發展規劃,能充分利用廣西生物質資源,對調整區域能源結構,落實國家可再生能源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服務“三農”建設,加快推進“富民強桂”新跨越的目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