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物質鍋爐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鍋爐正常停爐操作
停爐和壓火操作相同。不同點僅在于停煤后繼續送風,直到料層中的煤基本燒完。一般可等到料層溫度低于500℃時,再關閉送風門,停止鼓、引風機。最后,打開冷渣管把爐渣放凈。
一、停爐前,必須向燃燒室停止供給燃料(停止給煤)待爐內燃料全部燃盡,料層變成黑色,然后先停鼓風機,引風機繼續運行3~5分鐘后停止引風機。
二、停爐前應降低負荷。隨著鍋爐負荷的逐漸降低,必須相應地減少鍋爐的進水,以維持正常水位。并注意省煤器出口溫度低于同等壓力下的飽和蒸汽溫度40℃。
三、在鍋爐停止供汽后,必須向鍋爐加水,使水位上升到高水位后,停止進水。停止進水后應注意水位和蒸汽壓力。
四、當鍋爐停止供過熱蒸汽后,必須打開過熱器出口集箱的疏水閥門(30~50分鐘)。以避免過熱器管內因無蒸汽流動而損壞過熱器。
五、當鍋爐主汽閥門關閉后4—6小時內,應關嚴調風門、煙道門、爐門,防止鍋爐因急劇冷卻而損壞。當汽壓降到0.3~0.5MPa時,對鍋爐進行一次全面排污。
六、如鍋爐主汽閥門關閉后,但爐內汽壓繼續上升,則應該加強過熱器出口集箱的疏水閥門的排汽或向鍋爐加水并進行少量排污,水位應加到較高允許位置,但不應使鍋爐有顯著的冷卻。
七、若有緊急冷卻鍋爐的必要時,則允許當鍋爐的主汽管閥門關閉4~6小時后,開動引風機,加強通風,并加強鍋爐的放水和進水。
八、兩臺鍋爐運轉時,禁止在鍋爐主汽管閥門沒有關閉的情況下,長期作為熱備用爐,在這種情況下,鍋爐所有部分漸漸冷卻,而上鍋筒的蒸汽空間,則仍將受到從蒸汽母管輸入過來的高溫蒸汽所帶來的高溫,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損害鍋筒和爐管的脹口。
九、停爐12小時以后當爐水溫度降到90℃以下可將爐水放出,放水前打開過熱器汽集箱及上汽包的放空閥。
十、在汽包壓力降到零之前,司爐人員應嚴守工作崗位并保持正常水位。
十一、停爐工作完成后,應對鍋爐作一次全面檢查,并關閉所有冷卻水、除塵水、操作盤電源等。
鍋爐事故緊急停爐的操作
一、立即停止給煤,關閉鼓、引風機及調風門。動作要迅速準確,以免事故擴大,減少給水但要保證水位正常。
二、熄滅爐膛中的明火,一般用冷渣或沙子覆蓋,禁止用水澆爐膛。
三、如需排放底料時,應把底料放空,打開調風門使其自然通風,注意不能使鍋爐冷卻過快。
四、其它操作同正常停爐操作一樣。
特別提示
正常停爐后的4~6小時,應緊閉爐門和煙道擋板等,以免鍋爐因急劇冷卻而造成損害。在爐溫未降到200℃以下時,必須監視水位。防止鍋爐缺水燒壞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