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物質鍋爐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燃煤鍋爐結焦有哪些原因,如何預防?
結焦的原因
結焦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都是結構上或運行上的原因。結構上,如鍋爐安裝結構不合理,受熱面布置不當,風帽和布風板的布風不均勻,小眼風速過低等等。運行上主要是操作方法不當,濃相段溫度過高、過低,給煤不均勻,風、煤配比不合理。放冷灰過多等。另外,煤的篩分質量不好,混有石頭及其它雜物或大顆粒過多,或者粉末過多,水分太大等,都有可能結焦。
1.低溫結焦
低溫結焦是指爐膛溫度較低,即鍋爐未正常運行時造成的局部結焦。低溫結焦多發生在一次點火沒有點著以后。造成低溫結焦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點火啟動太慢,沒有快速達到700℃而造成結焦。
②爐溫過低,料層溫度就會不均勻,有些地方料層微紅,有些地方發黑。雖然各處供風量差不多,但料層微紅的地方就得到充分燃燒而結焦。
③沒有完全沸騰,因煤中有石頭及其它雜物或大顆粒過多,運行時料層下部沸騰不起來容易結焦。料層發生低溫結焦時,首先要正確判斷結焦位置。點火時,料層上部一般容易結焦。要觀察到結焦處火色發白,運行時一般在料層下部容易結焦,特別是前邊料層的底部??捎脿t鉤試探,順爐鉤向上竄出發白發亮的光星或爐鉤碰到硬塊,說明該處結焦,這時要用爐鉤把高溫處的顆粒趟散,有小焦塊及時鉤出。
④要防止低溫結焦必須注意
啟動要快要穩,加煤不宜過多,啟動時間不宜太長,啟動時可用耙子松動料層沸騰。
正常運行時,應根據風箱壓力經常排放些冷渣,改善沸騰質量。
2.高溫結焦
高溫結焦主要是指料層溫度過高(超出了煤的灰熔點)造成的大面積結焦。在運行中,爐膛如果出現“放花”和“流星”時,濃相段溫度超過1100℃,火色發白,但不一會爐溫又顯著下降,這就是大面積結焦的象征。料層發生高溫結焦時,應立即停止給料,加大風量,向爐內投入濕冷渣,使濃相段迅速降溫,同時打開爐門,用爐鉤攪拌,鉤散粘結的焦塊,逐塊清理到爐外。
造成高溫結焦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點火時,底料層含碳量過高,以致在啟動的瞬間溫度升高很快,加上風給得不及時而結焦。
②運行中給料量過大,使料層中含煤量過多。
③布風不均勻,沸騰質量不好。
④運行中風量過小,料層沒有全部沸騰。
⑤粒度控制不嚴,在顆粒降到料層底部,有的卡在風帽沿下,使阻力增大,使料層沸騰不起來造成結焦。
⑥燃料中細末太多,送風以后細末被吹跑使料層減薄造成穿孔結焦。在運行期間,為防止結焦,可隨時和向爐內探鉤的方法進行檢查,發現焦塊及時處理。當發現有結焦的苗頭時,應立即停止給煤,加大鼓風和引風。如果再升溫,迅速加入濕冷渣降溫,以免結焦,并避免超溫。
結焦的預防
1.布風要均勻,切實作好冷態實驗。對沸騰風量做到心中有數。
2.鼓風機開啟后,調風門不可忽大忽小,要逐漸從小到大。觀察火色,徐徐開啟調風門。此時沸下熱電偶在反應溫度上要滯后,所以要靠眼力觀察,當沸下溫度達到600℃時,料層就應離地,要根據燃燒情況快速達到完全沸騰狀態。
3.爐膛溫度達到800"C以后,其主要矛盾就是轉移到如何控制爐溫問題,為了防止高溫結焦,當火色剛一發白,溫度還在上升,就把事先準備好的冷渣投入爐內。使爐溫不再升高,達到穩定。嚴禁向爐內燒水。